其他

「味の素」的臺灣回憶

twmemory_002947

近來捲入食安事件的頂新集團味全混油案,使得味全這個老品牌蒙上一層陰影。
味全前身為1953年成立之和泰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之後更名味全食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早期的代表性商品其實不是食用油,而是紅色包裝上面繪有金黃線條的雙鳳牌味精,許多網友應該都印象深刻吧!

味精在臺灣的歷史非常有趣,這種調味料是一種麩胺酸的鈉鹽,最初於1908左右由東京帝大池田菊苗教授由海帶湯裡提煉出來申請專利,並由鈴木製薬所製成商品名為「味の素」。
「味の素」傳到臺灣後,於1910年代開始在臺南引發風潮,很快這種號稱可帶來鮮味的調味料風靡到全臺灣,報章雜誌都可很容易看到大篇幅的「味の素」廣告(圖:1930臺南新報廣告)。隨之而來的則是各種仿冒品及假貨,假罐子、假商標、假名字、假內容物在全臺灣各地橫行,到了1920年代,假貨猖獗到地方衛生課竟然提供鑑定「味の素」的業務,1926年新竹州衛生課的一次鑑定中,26件試驗品中竟然有15件是假貨。
1938~1939年甚至傳出數起「味の素」被混入硼砂及石膏粉販賣的新聞,想想近日的食安風暴,難道說黑心食品真的是臺灣根深蒂固的原罪?

感謝團友Prince Wang分享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