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屏東飛行

1919年,日本帝國於屏東成立第一個空警隊(警察航空班)

自1914年3月野島銀藏舉行臺灣首次公開飛行表演起,開啟了許多臺灣人對於飛行的歷史記憶。
但在此之前的1911年原住民頭目受邀前往日本本土參加「第一回內地觀光」時,即有觀看飛行、兩位頭目搭乘飛機的經驗,此時主要向原住民展現日本帝國具有現代性以及威嚇的作用。

1917年,陸軍航空隊來臺前往「耐熱飛行訓練」,並且在各地表演空投炸彈,對臺灣人造成不小的震撼。
1919年,因考慮理蕃(對原住民)政策執行時,往往人力、物力的動員都十分龐大,時間也久,往往要數月甚至半年以上,因此飛機可做為理蕃的用途,且亦具有充實國防的功用,在此情況下,警察航空班成立,1919年5月屏東飛行場設立,第一期有共計四名巡察成為警察航空班的飛行人員。
警察航空班透過「威嚇飛行」,使得各地部落不斷歸順日本政府,而理蕃的重點項目之一,即為遏止原住民獵首習俗。據相關資料統計,1906-1930年間總共約有7000人死於獵首事件,1912年更有700多人,但在1921以後,比例大為降低,1923年遭獵首者只剩下13人,之後幾年更僅剩個位數,以時間點來看,警察航空班的成立應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當然,警察航空班發揮效用的另一面,則是原住民文化遭受壓迫的歷史。我們要用什麼角度去看待臺灣邁向現代化的過程,值得深思。

此張照片是1923年年底拍攝,地點應位於屏東飛行場之格納庫,依照時間尋找相關資料卻不見前後有相關紀錄,因此難以判斷影中人是誰,但這張照片的珍貴性在於為少見的警察航空班時期照片。

參考資料:
曾令毅,〈日治時期台灣航空發展之研究(1906-1945)〉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