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臺灣的電是怎麼來的?

22sdfg3912se_2015-11-03_19-23-50
臺灣的電是怎麼來的?許多人應該會想到「某人讓臺灣幾個月內就有電可以用」的神奇故事吧?但是幾個月內發電廠和各種電力設施是怎麼冒出來的?二戰後美援到底在臺灣電力上又扮演了什麼角色呢?

臺灣電力的記憶,可以追朔到清國時期劉銘傳在臺北以小型燃煤發電機於北門、各衙門、祖師廟等地點亮了臺灣史上第一批路燈,可惜這樣的景象僅是曇花一現,很快就因經費不足而夭折。
1895日本治臺後,先於基隆及臺北等地以發電機小規模供電照明。經過篳路藍縷的各種波折,在1905年終於在龜山完成了臺灣史上第一座水力發電所並以輸電線連接古亭庄配電所供應臺北、大稻埕、艋舺地區用電。
之後用電需求爆增,經過不斷的擴充規模及移轉總督府經營,各地的發電廠也陸續設立,如竹仔門發電所(位於今美濃)、后里發電所(臺中)、小粗坑(新店)。
1910年代,總督府開放電業民營,民營電氣會社興起,10年內各地的電氣、電燈會社紛紛成立。
但此類小規模的民營電力會社,已無法滿足人民的用電需求,故又在1919年籌辦「臺灣電力株式會社」進行大規模的電力建設,並陸續整併民營電力會社。
自此到二戰結束,又建立了許多規模龐大的電廠、發電機組,如日月潭、北部火力發電廠、圓山、萬大、新龜山、銅門…等等。
綜觀日本治臺的50年內,竟設立了多達62組各型大大小小發電機組,其中有近半數到現在都還在運轉中。
到了戰後在美援的挹注下,修建了五個大型火力發電廠,八個水力發電廠及相關輸配電設施,在15年內讓發電量增加了5倍。之後才是我們一般較為熟知的十大建設核能電廠及各電廠設置的歷史。

在80年前,松木幹一郎就任台灣電力株式會社社長,大力任用臺灣人,於1934年、1937年陸續完成日月潭第一、第二發電所,總發電量14萬3500瓩,是當時亞洲第一大發電所。並進行北部火力發電所、霧社水力發電計畫。在他的努力下,使臺灣進入以工業為主的產業結構,也被許多人認為是「臺灣電力之父」。

而就如許多的文明發展進程,臺灣有電可以用,是許多人努力下長期累積的結果。不管是戰後努力恢復電力的人、或是曾經籌劃偉大電力工程的前輩,我們都應給予這些為臺灣付出心力的人合宜的尊重與紀念。

延伸閱讀:
快來看看日月潭水電工事有多浩大
http://cwhung.blogspot.tw/2015/01/blog-post_16.html
漫談台灣電業的前世今生
https://gordoncheng.wordpress.com/2014/07/30/%E6%BC%AB%E8%AB%87%E5%8F%B0%E7%81%A3%E9%9B%BB%E6%A5%AD%E7%9A%84%E5%89%8D%E4%B8%96%E4%BB%8A%E7%94%9F%E4%B8%8A/
https://gordoncheng.wordpress.com/2014/07/30/%E6%BC%AB%E8%AB%87%E5%8F%B0%E7%81%A3%E9%9B%BB%E6%A5%AD%E7%9A%84%E5%89%8D%E4%B8%96%E4%BB%8A%E7%94%9F%E4%B8%AD/
https://gordoncheng.wordpress.com/2015/10/29/%E6%BC%AB%E8%AB%87%E5%8F%B0%E7%81%A3%E9%9B%BB%E6%A5%AD%E7%9A%84%E5%89%8D%E4%B8%96%E4%BB%8A%E7%94%9F%E4%B8%89/

圖左(日本時代「臺灣電力之父」松木幹一郎社長胸像,戰爭時期遭熔毀,後於2010年由林炳炎前輩奔走、奇美創辦人許文龍先生資助下於原址重塑胸像,出自:http://pylin.kaishao.idv.tw/?p=384)
圖右(日月潭第一發電所,出自:Air Force History Research Agency, United States – http://gis.rchss.sinica.edu.tw/GIArchive/wp-content/uploads/2010/02/P_011_Hi.jpg)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