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1990.5.3 傳郝柏村將接任行政院長引發軍人干政爭議

1990年,傳出國防部長郝柏村將擔任行政院長的消息,社會嘩然。5月3日《首都早報》頭版出現斗大的「幹!反對軍人組閣」(如圖),《自立晚報》則以「無言」社論表達抗議。

這些抗議聲浪背後可能所不了解的,是因蔣經國治下的中華民國政權派黑道去美國殺人的「江南案」被美方逮到,迫於壓力下無法由兒子世襲接班。蔣逝世後在沒有明確安排接班人的情形下,時為副總統的李登輝順勢接任,引發了不滿臺灣人接班之黨內外省勢力兇狠鬥爭。

為了避免外省黨國勢力以軍政體系發動政變,李登輝任用軍事強人郝柏村擔任行政院院長,此舉引起軍人干政的批判,但背後目的是將郝抽離軍事系統,以確保改革可以持續進行。此為李登輝經典的政治手段之一,極可能因此改變了當時臺灣遭外省勢力全面奪權的命運。

在國民黨裡頭「臥底」了快二十年,李登輝終於接任總統大位,卻要面對滿坑滿谷黨國鷹犬的國家機器及不滿由臺灣人掌權的外省勢力反撲,幾度爆發政爭被李以政治手腕化解。要「潛伏 」 在黨國機器內撐到擔任大位,我們很難從他表面上的言論判斷其真實想法,但觀其作為,在李上任後,透過各種高超的政治手腕進行了多項改革 ,終止動員戡亂、修正刑法一百條惡法,解除了海外黑名單回臺的限制、第一次以國家元首的身份向政治受難者道歉,成功促成國會全面改選、推動總統直接民選、軍隊國家化、推動師資培育法改變了教育長期由黨國掌控之師範體系把持對人民洗腦的困境….等等。不難看出其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將黨國透過教育、軍隊、白色恐怖等手段全面箝制臺灣意識的機制破解,許多事情並非當場立竿見影,卻會造成長期不可逆的影響,臺灣人也終於能透過人口結構的優勢,逐步取回政權的控制。

這種嘴上不說破的卻實質有效的臺獨策略,許多只能眼睜睜看著寡佔優勢一點一點還回去的黨國份子對其恨之入骨,用盡各種方式羞辱。但現代的各種「覺青 」 或「獨派」回頭去看以前那些手段,大概會先大罵一頓往死裡打吧? 表面上,李登輝是最高領導者,掌控整個國家機器及國民黨,立法院不要說過半,過七成都不是問題。 現在某些人最愛問的「怎麼不直接宣布獨立?」,也可以想想當年李若直接這樣硬幹會發生什麼事?下場鐵定是整個黨國體系反撲死無葬身之地,外省勢力全面奪權,然後隨著中國崛起而一一投共把臺灣賣了(看今天的國民黨,應該不用再懷疑了吧)。

而當年郝柏村上任行政院長後,甫結束的野百合學運立即將目標轉向中正紀念堂,反對軍人干政。在各方抗議活動下,郝柏村之後竟以行政院長身分召開軍事會議,引起的海嘯級民意巨浪反倒成為李登輝推動軍隊國家化的助力,於1993年不再提名郝柏村,雙方正式決裂。